1.5國內企業對空間的靈活性要求越來越高
北上廣深已經(jing)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大(da)(da)(da)城市,全(quan)球很多大(da)(da)(da)公(gong)司(si)都(dou)把中國(guo)當成業務的發展(zhan)重心,紛(fen)紛(fen)在這(zhe)些大(da)(da)(da)城市設(she)立分公(gong)司(si)或辦事處。因(yin)此(ci),這(zhe)些大(da)(da)(da)城市的寫字樓(lou)租金也(ye)越來(lai)越貴,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空間也(ye)是這(zhe)些公(gong)司(si)考慮的重要(yao)問(wen)題。因(yin)此(ci),這(zhe)些企業對(dui)空間的靈(ling)活性和多功能都(dou)提出了更高的要(yao)求(圖5)。
圖5 辦公、會客、休閒等功能集於一身的新型辦公空間的設計
1.6 突出企業品牌,將社交空間融入辦公環境
在設計師眼裡,越來越多的科技產業正在尋求方便交際的辦公空間,不僅具有辦公室的功能,而且還是一個市政廣場、飯店或是影院,通常還有健身和保健區域(圖6)。

圖6 辦公空間融入社交功能已經成為新時尚
1.7 年輕一代更喜歡具有歸屬感、參與感的辦公空間
現在,辦公室工作協作辦公和獨立辦公所用時間基本一樣(圖7),集體的歸屬感和參與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喜歡在家庭和酒吧式的辦公環境裡進行交流和工作,而不是在過去呆板冰冷的辦公室裡工作與交流,這讓他們更有歸屬感和幸福感(圖8)。

圖7 Haworth發佈的《新興辦公場所的主動工效學》白皮書稱,辦公室一族在每個工作日內,協作辦公與個人獨立辦公所佔用的時間基本一樣

圖8 Autodesk公司內部的“隧道”,增加了有效的溝通空間(位於美國三藩市)
理想的“辦公室”是一個授予員工權力的地方,員工有權選擇空間、工具和他們所需要的合作者。這些選擇該如何提供、由誰來提供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目前,每個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激發變革、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而那些能夠有效提供它們的公司,一定擁有自我重塑的能力。
二、過分互動和缺乏隱私正在被改變
這個命題相對以往的觀念是個偽命題,然而今天這種呼聲越來越強烈。事實也證明,在過去幾十年中,專注型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
據專家研究發現,專注型工作才是驅動辦公效率的主要因素(圖9、10)。而對比2008年和2013年的資料,美國公司整體辦公績效平均下降了6%。在中國幾乎沒有人會研究這個問題,更不會有資料。在中國,要不就是很私密、空間很浪費,溝通很不方便;要不就是大通道,大家都擠在一起辦公,談不上有什麼私密和獨處的時間。企業或公司很少會思考創造什麼樣的辦公環境設計會提高員工的創造性和工作效率。
協同很重要,但在今天資訊無孔不入、無時不在的時代,只有獨處,才能靜下來思考一些問題,而獨處已經變得很奢侈。本人也深有體會。只有一個人在辦公室或家裡,呆上1、2天,才能寫出一些完整的東西來,才能理出一些工作的框架來。在人群噪雜和近距離與人相處的時候,很難理出清晰的思路和好的創意。過去,過分誇大了“頭腦風暴”,而總是忽視人們獨處才具有的深入的創造力。

圖9 軟體服務公司SAP最近在美國Palo Alto的辦公室內建立了“程式設計岩洞”——光從名字上看就知道很適合技術宅——這是一個不允許打電話、隔絕聲音的房間,程式師可以不受干擾地躲在裡面做事,再也不用擔心晃來晃去的同事和客戶。

圖10 漂亮的帶有寫字臺和舒適座位的私密空間,賦予它更多的功能和設計
三、解決“開放交流”和“有目的獨處”平衡關係的ABW模式
今天的工作,都是以團隊為單位而展開的。如何平衡“開放交流”和“有目的獨處”的關係,就是所有公司都要解決的問題。
ABW,即以活動為基礎的辦公空間模型(Activity-based Work Environment)。“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區域,但是個人不擁有固定的辦公桌或房間,而是根據需要選擇當下最能支援自己工作活動的空間。做得好的例子已經越來越大,如世邦魏理仕公司在日本的辦公空間,能讓員工根據他們的工作活動來選擇工作的地點,包括為保密通話和討論而設的21個電話間;20%以上的辦公桌適用於專注型工作——安靜,不允許使用電話;還有一個咖啡廳,擁有100個座位,可用於大型研討會,也為非正式的客戶會面和團隊討論提供了空間。
如寶潔在中國的公司,隨著One Phone數位政策的實施,許多工作都得以通過App在手機上完成,再加上每週一天在家辦公的政策,實際工位的平均利用率只有63%。半年前,寶潔中華區設施及不動產總監吳航在“未來辦公室”的專案中取消了1/3的工位,把其餘空間讓給了各種開放式的社交區域,公司並沒有額外支出,但員工滿意度更高了。
四、站立辦公已經成為健康辦公新時尚
2012年,站立式辦公作為一種新的趨勢(圖11),被《連線》雜誌列入《18種能讓人更幸福、更健康、甚至變得聰明的資料驅動方式》中。隨著Facebook率先把辦公室裡的桌子換成升降桌之後,站立式辦公在歐美企業越來越流行。在埃森哲休斯頓的辦公室,一些桌子的下方直接連著一台跑步機(圖12),員工可以一邊慢跑一邊工作,需要改變的只是一雙鞋。
2016年10月的辦公雙年展,本人隨聖奧集團的倪良正董事長及其公司核心部門領導一起參觀了科隆辦公展。印象最深的就是,升降辦公桌台已經蔚然成風,幾乎遍佈展館的每個展位(圖13、14)。可見,站立辦公已經成為全球的健康新時尚。我想,中國辦公族對健康的需求應該與國外沒有不同。為什麼中國的這個潮流遲遲未到呢?浙江捷昌線性驅動有限公司,做辦公桌的升降系統,從技術角度講已經排在世界範圍的前五名。每天大量生產的驅動系統供給全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國。然而,在中國的銷售卻遠遠小於國外。我們的辦公企業早在6、7年前都也嘗試了,但很多就是擺個樣子,而沒有什麼銷量。僅僅是價格的問題嗎?到底是多的一點成本重要,還是員工的滿意度和健康更重要?有時候就是一頓飯的成本,卻不願意花在員工長久的健康上面。

圖11 工作期間更多地進行身體移動,可以顯著減少辦公一族早亡的幾率

圖12 辦公可以一邊慢跑一邊辦公

圖13 2016年科隆辦公展上的升降桌,主要以鋼木結構為主

圖14 2016年科隆辦公展上比較高端的升降式工作站
除了“讓身體更健康”這個理由,站立式辦公似乎能夠更好地轉化成員工的記憶力和生產效率。邁阿密大學人體工程學研究中心發現,與站著辦公的員工相比,長時間坐著的員工“休息”時間平均要多47%。在團隊協作時,道理同樣也是如此。
五、未來更容易被接受的辦公家具類型
5.1 能滿足多種工作需求和社交的家具更受歡迎
現代辦公領域,女性的比例不在少數,設計應考慮性別的興趣和心理取向(圖15)。正式和非正式工作區域及其家具要合理搭配,使之可以滿足多樣的工作需求和不同的社會交往。

圖15 非常時尚的會議系統,同時可以成為好的社交環境
5.2 能滿足不同年齡層需要的可移動家具更搶手
辦公空間,不能只滿足80或90後的需求,事實上,有影響力的公司,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員工占了不小的比例。因此,只有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可隨意移動的辦公家具,才能滿足不同體型和不同年齡段成員的需求。
5.3 成員在室內外都可開展工作,戶外家具受青睞
其實,一般綜合性的公司,最多只有3/4的時間是在辦公桌上辦公,其它的時間都在辦公室之外的地方。因此,對家具的靈活性及對戶外家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輕便、可隨時移動和組合的家具,特別是戶外家具受到青睞。
5.4 讓人專注工作,又方便與他人互動的桌屏系統更適合主工作區
工作人員往往大約有42%的時間既需要專注工作,又需要與他人交流,桌屏辦公系統是不錯的選擇(圖16、17),它能讓人避免干擾,又方便伏案工作時與他人互動。

圖16 各種各樣適合主工作區的桌屏系統方式

圖17簡潔時尚、適合主工作區的桌屏系統
5.5 高度可調節的辦公家具將成標配
據調查,約四分之三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希望可以自由調整自己的私人空間和工作姿勢,高度可調節的辦公桌、工作照明、顯示幕支臂等,是他們認為必不可少的配置,也是未來辦公資源能共用的基本標配。
5.6 適合放在私密空間裡的家具需求量會增加
安靜的私密空間(圖18)對集中精力工作和需要保密的工作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開放的工作環境中,適合這個空間的辦公家具將會增加。

圖18 越來越流行的私密辦公空間
5.7 順應互聯網技術發展的辦公家具將有用武之地
幾乎所有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都希望互聯網技術能幫助他們在工作時與他人連接,同時希望將連通範圍擴大到更廣泛的社區中,從而與更多的人進行即時協作和資訊共用。社區建設能力是提供給職員最具價值的技術保障。
5.8 高品質的家具能幫助成員提高公司形象,越來越被關注
目前主流的從業者,他們都極其關注自己公司的形象(圖19),這對建立客戶和外界對公司的認可和達成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希望中國的新型企業或公司對辦公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推動辦公家具企業設計和技術的進步。低價低品質地做辦公家具,無論對用戶還是生產者,都沒有任何好處。

圖19 注重文化與品位的新型辦公空間,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價值和議價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辦公空間和功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業態已非往昔。我們是繼續跟風還是創新?創新的路徑在哪裡?其核心就是要研究市場,研究客戶,研究新的辦公模式,在研究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開發產品和市場,才能勝券在握。其次,跨界合作與集成,即使在辦公方式上已經蔚然成風,在產業這方面也更要這樣做,否則,還延續過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發展方式已經沒有出路了。總之,只有創新,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