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马彩

 

小宅經濟引領家具新風潮之研究
 

陳啟雄
亞洲大學 創意商品設計系所 講座教授
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所 終身名譽教授

一、 前言
根據近年來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單身人口逐年增加,從民國96年全台一人戶約202萬2901戶,到104年底,一人戶已經暴增至267.6萬戶,台灣30至44歲已達適婚年齡卻未婚的人口約近200萬人,這樣的人口結構,在全球如瑞典、日本、韓國都有一樣的情形發生,根據評估2016年全球約有3億單身人口,推估10年後,可能會增長至3.6億。

這樣的人口結構改變,我們又俗稱為「單身經濟」,裡面涵蓋了:青年未婚、單身寄生、中年未婚、頂客族、類單身、離異單身、退休獨居,其中20-34歲單身者與35歲以上未婚、喪偶、離婚者對於生活品質的享受,經濟自主的消費能力上皆有些許差異,「個人化」與「自我滿足」又會間接的影響食、衣、住、行、育樂的產業結構改變。

在住的方面,單身消費對於現今房價節節攀升會是個負擔,所以小坪數的小套房成為單身者購屋首選,除了購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楊宗憲認為:「租屋也會變成新選擇,短期租屋,以租代買,換取較高的生活彈性,會是新的潮流趨勢。」甚至在各國還出現了微型單人公寓,讓居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節省不必要空間,讓價錢降低。都是為了讓單身族群更無經濟負擔與輕鬆的居住生活,同時能享受自己的自由獨立空間。

為了因應這樣的單身族,小宅化出現,家具的機能與面積將成為對比,廚房、客廳家具已不適合獨立、分開佔去太多生活空間,俗話說「藏的巧妙,露的合理」,不佔空間、功能多樣、好拆解、搬運方便……等,同時又要符合現代人的風格品味,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有些空間設計師還會針對單身族群去做專屬的室內設計風格,例如: Le C o r b u s i e r 就曾針對單身女性規劃了15.7坪的生活空間,在門框、主牆、家具……等地方,用曲線象徵女性身形的輕巧活潑,讓整體空間顯得更加輕盈,讓人看不出只有15.7坪的大小空間。當然,這是比較個人空間設計的部分,那我們也可以運用家具設計,像是收納型家具、多功能家具、平板化家具……做不同的手法並克服現在小宅化的情況,使整體空間看起來比實際坪數寬敞許多,讓家具不再只是單純裝飾,而是賦予新的功能,能對空間去做「活」的擺設,甚至是可以在同個空間從事不一樣的生活需求,依照當下的需求,打造專屬的個人空間,並啟發更多創意與嶄新的商機。

   

二、多功能家具種類
根據宜家(IKEA)家具的調查顯示,全球城市的居住人口今年首度超過鄉下,未來20年內會有70%的人都住在城市裡,也代表了我們的生活空間愈變愈小,再加上近年來生活型態的改變,家庭居住人口結構也逐漸變得很不一樣。每逢佳節,許多客人到家中拜訪,可能就會發生餐桌、茶几容納不下這麼多人的窘境。因此,空間將被重新定義,消費者必須在狹小的空間裡,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並考慮家具使用的便捷性,多功能家具除了便於收納,其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群化了各種家具的使用方式,家具設計除了要外型時尚又有質感之外,實用性的設計表現更是人們最終的需求。

1. 一物多用,減少個別體積
隨著每個人擁有空間坪數的變小,廚房、客廳的家具已不適合獨立分開來佔據太多的空間,一物多用的概念可在有限的空間環境下,依據其擺放方式而設計賦予兩種或三種以上的功能於一體,減少獨立家具的空間佔用面積。

多功能單體家具便是指一種家具可透過型態的變化,直放、斜放、橫放、捲曲、折彎等不同的擺放方式,使之實現其他不同的用途,在多種功能間自由轉換的家具。另可以依據心情隨意變換使用,不但增加平時生活上的樂趣,還可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情緒化的心理體驗。

為了配合孩子對家具的玩樂需求,由米蘭設計工作室DesignLibero 針對孩童設計的一系列兒童家具Animaze,包括五個呆萌的單體家具,每一個單體家具都是由一個織物包裹的泡沫軟墊和一個曲線造型的木質框架所組成,不但可以作為椅子、桌子來使用,木質框架還可以輕鬆變身成為一個可愛的置物架,經過設計師仔細推敲,家具單體可以像俄羅斯方塊一樣組合和堆砌,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去自由拼裝它們。

2.群化組合,整合家庭需求
根據阿恩海姆的視知覺原理,群化組合法概念即將兩個以上的單元體,按照不同的組合方式,構成不同視覺形態的方法。這個概念包涵兩方面的內容,相似性、對稱性、連續性、封閉性、共同命運及異質同形等法則的圖形,較容易被群化,也就指這些東西都是易於被大腦認知為一個整體形象,另一方面,符合群化規律的物體也是最容易組合的。

在家具設計中利用群化組合的法則,從形式上的群化,到功能上的整合,就會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功能群化組合家具首先要確定一個基本的形態,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大小、色彩、材質等方面的造型設計,把變化過的形態再加以組合,在視覺上就會形成一個整體的效應,通過組合方式的變化,實現功能的多樣化。

烏克蘭設計師Julia Kononenko設計的可收納餐桌,在功能上結合前述的隱藏式家具的特點,群化了原本該是個別分開獨立的家具,已達節省空間之用。原本是三人座沙發,將靠墊跟椅墊取下,變成3個座墊與3張柔軟的座凳,再把沙發左右兩端的椅腳拉出,原本椅背的木板闔上展開後,立即變成一組餐桌。

在材質上使用264期3月的CONDE當代設計雜誌,Julia Kononenk推出的Julia Kononenko's Eco Pot辦公室一抹綠意盆栽設計作品,木製顏色與植物顏色搭配出和諧的辦公桌盆栽,套用這一的配色與材質,讓使用者在現今狹小的都市住宅裡,還能品嘗大自然的味道。

3.趣味拆裝,創造自己空間
2017春季巴黎 Maison&Objet 展,在居家風格上都傾向於簡約精緻的外觀,盡可能地融入更多的實用功能於家具之中,比如把多種用途集合在一張辦公桌上的設計,但同時能依自己需求去做拆解,也就是俗稱的多功能拆裝家具。

多功能拆裝家具是指一種家具的各個零部件經由不同的拼裝方式,可以組合成不同的造型,又因其造型的變化所帶來功能及使用方式上的多樣化。通過精巧的設計,消費者們可以根據自身喜來好改變家具組合的形式,在DIY的過程中獲得了對生活的享受和心裡的滿足,創建屬於自己的個性空間,體現了可拆裝家具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可拆裝家具的銜接部位一般採用模塊化的連接結構,可以運用不同方向的連接組合,並且零部件都具有標準化的特點,能夠批量生產,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樣的拆裝家具,也同時奠定了平版化家具的基礎。

Natalia Geci設計工作室推出大膽的新趨勢,小生活空間和游牧式生活,運用不同大小、顏色的金屬框架,經由木鉸鏈連接後,其他模塊化系統:鏡子、鉤子、衣架、托盤、貨架……就能自由搭配組裝所需用品與位置。如下圖,便是利用家具模塊化的多功能性和簡約化的線條展現優雅的特點,體現家具的功能性和現代化的設計構造。

   

4.陪你成長,增加家具壽命
相信很多人家裡,都還保有嬰兒床,一直捨不得丟掉,放在家中堆積灰塵、佔用空間的情況,考量這種的情形波蘭家具VOX就推出一系列成長型家具,可針對使用者不同時期的空間需求,利用不同組合方式及延伸配架的方式,讓家具的形式及機能得以任意變換,使家具能陪著你一起成長,這樣型式的家具能滿足階段性的需求,套用一物多用的概念,不但能節省家裡的置物空間,更是能省下一筆開銷。

得過無數美國IDEA工業設計、德國IF概念設計大獎的產品設計師邱麒Yanko,利用中國傳統榫卯結構所設計的嬰兒床Growth-oriented Crib,不但提供了嬰兒舒適的大床,還能透過伸縮的方式,伴隨著孩子從幼年到青少年的成長階段,此外,原本作為嬰兒時期所用的安全扶手,還能變換成時尚的衣架使用。

   

三、將收納帶入多功能家具
在狹小的空間裡,須具備居家生活所有功能,及充分的利用空間下,將考驗著設計師和居住者的巧思。居家用品不斷增加,卻礙於空間限制,就需要充分利用每處的收納功能,滿足消費者在使用時的便捷性,收納型家具將會是最好的選擇,不論多大的居家家具,像是床、沙發、衛浴設備…等都能透過不同收納方式或房間規格而呈現不同效果,不但體現了整體風格,更是結合時尚、潮流,也能讓生活更便利。在現今人口結構改變之下出現小宅化的情況,收納型家具將會是不可或缺的產品。

1.透過計算,趣味式收納法
像單一立體的俄羅斯方塊,克拉克(Andy Clark)和查默斯(David Chalmers)在「動態外在論」(active externalism , 1998)中曾經說過「環境對於心智機制扮演主動的角色」,積木型家具亦是在考驗著設計師與使用者,在環境限制上,利用腦袋裡的邏輯空間,產生的新突破。

積木式家具是由各個部分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方向等方面存在著相似,透過精密的計算,空間規劃,聯繫起來成為整體,形成一種「魔方效應」從而給人不同美感的享受。

Brain Cube腦立方組合桌椅是由Cvilen Gamolov、Irena Pamukova和Volen Valentinov三位設計師共同開發,設計出一組多合一的家具,整體由七個個體組合而成,此款設計不但挑戰了整體空間使用,同時各個椅子的支撐點和組合方式都是經由多種考量規劃而成。

2.排列組合,依使用者需求
2014年宜家(IKEA)在全球五座城市,瑞典斯德哥爾摩、法國巴黎、中國上海、美國紐約與日本東京市同步舉辦IKEA PS 2014展,此次展覽主題為「生活,想變就變」透過大眾化設計,結合形式、功能、品質、永續發展及價格等特性,打造靈活又機動性十足的商品,呈現居家佈置新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受到住房緊張以及快節奏生活壓力的影響,能夠節約空間而且靈活多樣、形式多變的組合家具將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具有可被再創造的模塊組件,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任意組合。義大利設計師Raphael Di Biase所設計的Rivolta Bench,是由五個幾何形狀物品所創造,其產品概念年輕、外型美觀、容易移動,更是具備多功能性。柔軟的藍色沙發以及木製的開放式書架,可以伴隨消費者的喜好需求,發揮巧思,創造屬於自己的時尚家具。

   

3.藏的巧妙,有效節省空間
隱藏式家具為收納型家具的核心,廣泛的融入於室內設計中,也常與多功能家具做搭配,具備多重功能,需要用到時可以展開,不需要用到時可以折疊後塞進牆壁,是一種相當節省空間的設計,與廂型式旅行車的座位設計類似。地板和天花板都具有儲藏功能,因此不必擔心影響實際可用空間,再者,建築設計和儲物空間都採用相似的處理方式,將可空間利用最大化,確保每一寸空間都物盡其用。

在2016年米蘭家具展,設計師Giulio Gianturco為義大利家具品牌Marko設計一系列衛浴產品,當中隱藏式洗手台HIDDEN更是讓人為之一亮。隱藏式洗手台有效改善廁所空間問題,消費者可以把洗手台立起釘在牆上,想用的時候只要輕碰開關,洗手台就會出現,同時貼心的考量到使用人的需要,附上一面化妝鏡和小抽屜。

    

4.魔術空間,自我隨行
打破了傳統家具固定型態的模式,自由、靈活、多變,不僅能調和室內氣氛,還能改變空間的視覺感受,更是符合年輕消費者崇尚新奇特點的需求。

台灣設計師邱啟審,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設計了一張能夠隨需求變化的伸展椅FlexibleLove。利用「紙」這種平易近人的素材,並加入了蜂巢結構,增加伸縮、變形的特性,讓人覺得非常獨特。而且蜂巢結構有很強的支撐力,可以隨心情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美麗造型,讓「單身家具」不再只能一人使用,而是在需要時能與人共享,增加更多與他人接觸的機會。顛覆以往對傳統家具的認知,不再只能單人使用,套入共享概念,可以根據人數需求而任意變形,讓更多人能共同使用。

    

四、平板化家具提升運輸效率

Technavio專注於家具裝飾市場研究分析師Poonam Saini,在去年表示說:「2016年美國組裝家具市場主要由家庭組裝家具主導,市場佔有率近68%,主要是因為組裝家具有靈活、可移動的特性。隨著美國生活空間逐漸縮小,容易組裝和拆卸的家具能幫助用戶提出更多空間。」這樣的趨勢將影響2017年至2021年美國組裝家具的型態層次。

經過前面兩者多功能與好收納型家具的介紹,平板化家具也逐漸成為現在的大眾潮流,整合前面的特色優點,再次翻轉我們對家具的定義,家具不再只是單一功能考量,而是考慮從生產到運送的整體模式,有效的將成本降至最低,將會是現今逐漸受重視的商業模式之一。

平板化家具最開始源自於1859年,奧地利人索內(Michael Thonet , 1796-7871)設計的第一把從組裝到量產的椅子「Thonet214」,運用了蒸氣曲木技術製作,所有零件都能被拆裝,方便運送及工業化生產,奠定了現在平板化包裝的基礎。

宜家(IKEA)家具,更是平板包裝企業第一個被聯想的對象,他們的名言:「我們不想花錢運空氣」意思即將告訴我們在最有效的空間內可以承裝最大值,減少運送次數,甚至用郵寄方式取代大貨車運送,降低CO2的排放,也減少了運送成本。

 

1.氣體取代實體,另類材質
透過科學的方式運用空氣增加體積,讓家具能做靈活的體積變化。波蘭建築師奧斯卡澤塔(Oskar Zieta)經過八年的研究,最初開始把金屬薄板製成家具,並且具備節省材料、簡化程序、穩固耐用和輕便等優點。後來嘗試在金屬腔內注入高壓液體,經過多次實驗,澤塔改用氣體做測驗,找出了最適當的壓力值,直到最後發明了FiDU金屬充氣法,這方法概念源至於汽車車體與鈑金製造時,常用的「衝壓成型」技術,改良成現在的內部氣體壓力成型。FiDU最大的革新和特點在於它把兩片金屬薄片焊接後,用小型機具就能灌入高壓液態氣體成型,就能將扁平的二維金屬片在充氣後變成三維立方體。

奧斯卡澤塔(Oskar Zieta)設計的Plopp凳子就是使用FiDU金屬充氣法製程,從原本兩片焊接在一起的金屬,經過充氣變成可負荷10倍重量於金屬片,本身並同時兼具了超輕結構的實用產品,使具有個性化外型的設計品,經由簡易的生產過程,得以大量生產製造。這項技術能讓產品在運輸時為平面狀態,到達目的地後再塑造成立體物品,從而減少運送立體產品所佔用的面積,及提升了運輸的效率。

充氣成型法製成的金屬座椅Plopp除了輕盈、方便移動的特質之外,實用、輕鬆也為空間質感加分。Plopp椅凳共有三種尺寸、八種色系選擇,有「Plopp Mini」、「Plopp Kitchen」以及原型「Plopp」,多元化的規格能適應多重機能的使用性,可以給大人或小朋友用的專屬椅凳,或是點綴戶外空間的耐用家具,當然你也可以借重它那趣味十足的造型與色彩,放在居家空間的一角,成為個性化的裝飾品。

 

   

   

 

2.以折代替卡榫,另類組裝方式
摺疊型家具以日本摺紙藝術為概念,在現今的小宅化的情況下,被廣泛運用在住宅空間上,較常見的是摺疊椅和摺疊桌,更或者1.8米寬的雙人床都可做摺疊,需使用時將產品攤開,不須使用時可直接摺疊起來,置於角落,去做空間的節省。

兩用型的摺疊家具透過不同摺疊方法,變換家具本身形狀與用途,可依照使用者需求自由變形,像最常見的沙發床,摺疊時能當作沙發接待客人,需要休息時又能變換成單人床或雙人床,節省空間時又賦予了另一項功能,以備不時之需。

荷蘭設計師羅伯特安布瑞克斯(Robert van Embricqs)設計的Rising桌椅,是使用「折」的方式,讓平面木材能在短短幾秒內變身為立體桌椅,在材質上選擇耐曬、耐水、耐用的柚木,連接關節則使用黃銅,有別於以往將二維轉三維的組裝手法,變形時每個片段又能呈現角度不同的線條之美。

       

3.減少運輸成本,IKEA精神理念
宜家(IKEA)為全球第一個出現「扁平化」概念的廠商,大多家具產品都以此為包裝,透過簡單操作進行組裝,在於運送上能有效的節省空間,更是能讓消費者在購物時看到喜歡的家具帶了就走,減少運送時間的等待。

澳大利亞家具公司設計一系列結實、環保、方便的KARTON硬紙板家具,由專業的工程師和設計師聯手打造,透過巧妙的摺疊,以及通俗易懂的安裝,使用者只需花幾分鐘就能組合完成,同時亦能享受組裝家具的樂趣。硬紙板又稱為瓦楞紙,通常用於包裝行業,有環保、抗震、質輕的優點,這間澳大利亞公司設計的KARTON硬紙板家具,在材料方面,機具所使用的硬紙板取自回收的紙,所用膠水則是由植物澱粉製成,安全無毒,不但達到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概念,同時降低製造成本,提供了不同的商機。但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扁平設計,包裝運輸方便,放在家裡拆卸之後收納也相當節省空間,達到了現今人口趨勢的需求。

        

4.模塊化組件,滿足生活空間
模塊化家具是近年來常被提起討論的家具設計理念,針對現在人越來越有個人的創意思維,運用不同的設計思考,從新的角度看待家具的功能設計,在強調功能性同時,又能如何達到個人化設計?模塊化家具化繁為簡,化整為零,透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讓使用者組合出不同的產品,也能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做出不同功能的部件調整。

可任意組合的KONNEX置物架專為喜歡把家具搬來搬去,針對經常變換室內佈置、擺設的消費者而設計,各個模塊之間並非通過鉸鏈連接,而是通過鑲嵌的方式相互咬合,最小模塊單元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盒子組成,每個盒子上面都有若干等深度、等距離的縫隙,每個邊緣像是一把大梳子,通過不同的組合嵌套,三個盒子有多種組合的可能,根據空間的不同而滿足不同的儲存需求。

五、科技帶動家具之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與網際網路之間的蓬勃發展,改變了人類的消費型態,「以人為本,人性化設計」以符合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習性、經濟能力…等種種需求,會是現在廠商的新挑戰。伴隨著近年來擴增實境(AR)逐漸地融入於生活當中,應用領域已廣泛至電商服務,隨之也影響著未來家具銷售發展趨勢,用科技靈活了個人化家具的商業模式,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也能夠為設計師帶來更多的發想創新。綜觀在小宅經濟與科技世代的衝擊之下,未來家具設計之發展將有以下三種新趨勢:

1.個人化家具
看準現代人常喜新厭舊又喜歡獨特感,如Coco Chanel名言:「流行易逝,風格恆存。」當家具設計顛覆了原有思維,如服裝穿搭般隨心所欲,不再拘泥既有產品,任何人都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一張椅子。

台灣新創自由品牌家具「層層生活」,結合了工藝設計與美學概念,將傳統工藝注入新的創作元素,改善工藝技術的斷層。而其中最大的特色在於將產品的零組件解構、模組化,椅子被解剖成9個部位,使用者可依喜好自行搭配,幾乎等同量身訂做的設計,每一樣零件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和魅力。

層層生活共同創辦人Lawrence表示:「除了藤編、實木與紅磚這種台灣在地元素,同時考慮到家具『換季』的可行性。」繃皮材質可以整片拔起換為繃布材質,隨著季節調整舒適度,加強使用上的彈性,讓消費者能在不同季節,自由挑選材質、形體和元素,組合出具有自我風格的家具,客製化組裝風潮會是現在的流行趨勢。

   

2.AR+VR模擬家具擺設
iStaging數位宅妝是一個體驗導購的創新平台,運用AR/VR(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的賞屋技術,同時搭配Google Tango技術(行動裝置具有辨識與理解周遭環境的能力) 靠著手機後方的三個攝影鏡頭,包括一個 1600 萬畫素的攝影鏡頭、景深感應用的成像儀與發射器,同時透過不同的感應晶片與程式,讓 Tango 手機可以利用一個稱為 Feature Tracking 的技術捕捉場景,搭配景深感應的晶片探測出整個 3D 空間的模樣,並利用軟體學習模式辨識修正可能發生的判讀錯誤,就像人眼會判斷周遭事物一樣,讓iStaging得以打造更擬真的模擬技術。

只要在家用行動裝置開啟相機,透過平板或手機,就能模擬家具在家中的擺設狀況,還能測量尺寸,近看家具的材質與細節,顛覆了以往的銷售模式,讓消費者可利用APP隨時隨地挑選家具,此技術應用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更吸引不少家具商、建商合作。

   

3.個人化與AR的結合
Tylko在波蘭語中是「唯一 」的意思,寓意訂製產品的唯一性。波蘭家具Tylko的公司聯合創始人Benjamin Kuna在長期觀察與實際經驗中發現,現在「大眾制定」將是未來家具業的發展趨勢,「快、狠、準」才能牢牢地抓住各個消費者的胃口,同時考量到現在消費者心理的「選擇恐懼症」,在平台上提供的商品選項都是經過精心挑選,減少消費者的猶豫時間。

Tylko想出使用手機APP讓用戶能為自己家具打造始於個人的訂製家具,搭載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技術平台,貫穿了整個設計、模擬預覽、生產一系列流程,用戶可在平台上選擇家具的尺寸、顏色,並從手機、平板上,透過AR (擴增實境)的模擬技術在實際環境中擺放。

此外,Tylko貼心的為消費者提供100天的免費試用期,為的就是讓用戶在未來的幾年內對此產品深感滿意。像Tylko這種垂直式的經營模式,在最少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效益,不但降低了買賣雙方的成本,同時讓客戶獲取個性化服務及商品,推演了現在科技銷售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單身經濟
//www2.itis.org.tw/Files/PublicationFile/201272132824_ThinkWave050601.pdf
//www.searchome.net/article.aspx?id=18620
//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26841.html
多功能家具參考網址
//www.epochtimes.com/b5/17/1/13/n8699368.htm
//www.searchome.net/article.aspx?id=32913
//read01.com/nGgPNe.html#.WeMWnmiCyUl
收納家具參考網址
//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1210356
//www.mebelrus.ru/news/2010/01/15/955/
//tw.becuber.com/space.php?do=blog&uid=126&id=3814
平版化家具參考網址
//www.shejipi.com/18510.html
//www.shejipi.com/18510.html
//www.shejipi.com/18510.html
科技帶動家具之未來趨勢參考網址
//www.big-brain.com.my/blogs/chinese/article-2
//www.techbang.com/posts/45719-istaging-project-tango?fref=gc
//luxe.co/post/33054?fref=gc

 

 
澳门特马彩(中国)有限公司 澳门特马彩-秒速赛车有限公司 澳门特马彩-澳门特马彩有限公司 (凤凰彩票)中国有限公司 百姓彩票【中国】有限公司